厨房的布局有一字型,L型,U型等等这些形态,功能有洗切炒,还有收纳,柜体内部的收纳设计,但是里面究竟可以收纳什么?怎么收纳?
无论是哪一种布局形态的厨房,都是按照这样的体系来收纳:从整个厨房的布局开始,再到每个橱柜,再细化到收纳每个物件的架子、挂钩、盒子、瓶罐等等收纳容器。

2 )厨房收纳设计的尺寸 要求
厨房收纳的设置,主要集中在立面高度空间上,将立面高度划分成三个部分,主要是地柜,台面和吊柜这三部分,从它的剖面来看台面离地是800-850mm左右,下方为地柜,主要放置一些比较重的物件。台面距离吊柜在700-750mm,这部分区域,要放置经常使用到的物件。吊柜离地大致在1550-1600mm,吊柜的高度大致在700-750mm。主要放置比较轻的物件。一般来说,吊柜和地柜内部,都是要分成上下两层,满足更多的收纳功能。
3 )厨房收纳设计的原则要求
根据厨房每个区域的功能来决定,洗-切-炒三大功能,对应要用到的器具、材料、刀具等等,按照使用的动线,就近做好收纳和分配。做到随用随收,避免导致空间凌乱。把占八成比例不常用或者备用的物件隐藏收纳在柜子里,剩下的两成,肯定是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就开放布置在外面。1 )台面收纳的痛点
除了洗和炒,也就是水槽和灶台,都是固定位置的,剩下的切菜备餐的区域,非常容易被其他杂七杂八的物件给占据了,就导致台面非常凌乱。记住:台面功能,洗切炒为主,收纳为辅。

2 )台面收纳的关键要点
结合提到的痛点,可以推理出,台面收纳的关键要点是:
1. 保证有充足的切菜区域。
2. 所有不是频繁使用的的物件禁止放置在台面上。
另外,按照台面上的功能重要性的排序:洗切炒>刀具,调味品等洗切炒所用的物件收纳>微波炉、烧水壶、电饭煲等常用电器的收纳摆放。以此为根据来进行台面收纳上的布置。

充分利用立面空间,将原本平放布置的东西,放置在立面空间上,也就是所谓“上墙”,利用挂杆挂钩,以及架子,将物件进行悬挂,或者在高度上摆放,能够更节省台面的面积。
切菜区:比如刀具,砧板,抹布等等,烹饪区:比如调味罐/瓶,油瓶,铲勺厨具、锅盖等等,可以利用挂钩或者架子。

无论是吊柜还是地柜,基本都是分为上下两层的结构,那么在做吊柜收纳的时候,要注意上下两层,由于高度的不同,物件属性的不同,所收纳的物件也是不同的。但唯一的要点就是-----轻。
比如吊柜一般放置储备的调味料,干货、杂粮,茶叶,挂面等等储备食品,上下两层都可以放置,吊柜还可以收纳一些备用的酒杯,茶杯,或者上班带饭的饭盒等等,这些易碎物品最好不要收纳在上层,在下层最为合适。

2 )收纳界面整洁美观,物件清晰明确
柜内底部宽度300-400mm,高度700-750mm,也是相当充裕的收纳空间,其实柜内的收纳和台面收纳是一样的,要充分利用柜内立面的空间进行收纳。另一方面为了保持界面的美观整洁需要对采用的储物盒有一定的选择需要做到这些标准:
1. 样式统一,大小高低可以不同的搭配组合,但是外形样式要统一,保证美观效果。
2. 储物盒要透明,能够看到内部的物件,或者在外面加标签,让收纳的物件明确清晰。
3. 采用方形的储物盒收纳效率是最高的,不要用奇形怪状的造型或者圆形的 ,避免造成空间浪费。
4. 选择密封性能强的储物盒。

地柜的收纳原则,和吊柜类似,整洁美观,清晰明确,拿收方便,比如锅、碗、盘、盆等器具,油、米、面粉等重型储备食品,对于地柜的收纳,只需做好两个要点即可:抽屉化和分隔化
其实很简单的道理,越重的物品,从柜子里拿取出来,会比较费力,但是如果借用的抽屉这样的装置,就会非常的方便,拿取也很轻松。一般是在灶台的下方设置两层抽屉,主要用于放置与烹饪相关的器具。
分隔化就是在内部做好分隔分区,比如在抽屉内部,利用隔板,或者收纳盒、收纳篮等,对于抽屉内部进行收纳分区,专类的物件放在同一区域,根据收纳的物件,来做好隔板或者收纳篮区域大小的划分。
利用立面的空间充分收纳,比如碗和盘,竖向放置,把碗盘立起来,进行分隔放置在抽屉里,既充分利用空间,也有很好的稳固效果,可以单独拿取。
